1. 首页 > 热点新闻

如何平衡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

两会·高见

“中式美学”的爆火和文旅热,点燃了游客对山西古建筑、石窟、博物馆的向往。过去一年以来,正如网友们感慨:“山西文旅,终于支棱起来了。”

2024年春节期间,山西文旅也是“开门红”。以大同市为例,全市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15.07万人次,是2019年同期的3倍多。

如何看待公众对“中式审美”的热衷?如何对文物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在文旅热之下,文物保护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思路是什么?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南都记者就此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接受媒体采访。代睿 摄

艺术文化传播是润物细无声的

石窟爆火背后,还需寻求保护与旅游间的平衡

南都:这两年来,山西被网友誉为“中式美学封神”宝地,云冈石窟也成为“网红打卡点”。您怎么看网友的这种热衷?

杭侃:确实,对石窟的热衷是近年才有的新现象,我也能直接感受到关注度确实不一样了。当然,疫情之后大家出游热情高涨是一个方面,但从数据看,与我们的主动宣传推介也有关。

去年我们在长三角、珠三角、北京做了7场展览,相比北方游客,云冈石窟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游客中知悉度弱一些。但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办完展览后,来自那些地区的游客会相应增加,就说明办展览有效果。

南都:很多网友在云冈石窟,以及山西的城市打卡后,感慨称“被中式审美暴击”了,中式审美为何能走红?

杭侃:我觉得这本就是应有之义,艺术和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润物细无声的。

我在北大念硕士时,一批搞建筑的朋友一个很大困惑是如何设计出中国风格的建筑。我认为不需要刻意追求什么风格,只需要多读书、多读诗歌、多看看古建筑,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最后都会化成你设计风格里的一部分。以前我们也模仿和推崇国外的风格,出现了一些新、奇、怪的建筑,但真正沉淀下来,就能发现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现在我们能看到,比如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比例、色彩其实不需要谁来强制推行,大家就很认可;比如当前的国潮服装,没有谁强制他穿,但他能拍出很美的片子,就很受大众的追捧。

我觉得艺术和文化本应如此。当然,我不认为古代的东西都好,但一定有好的部分。这些年喜欢中国传统工艺、做传统工艺的人都多了,这是好事情。

2月25日,杭侃(右二)在云冈石窟调研走访,了解游客的需求。新华社发

南都:您在代表通道上介绍云冈石窟,说最脆弱的地方就像“一片片酥饼”。鉴于石窟本身的脆弱性和文物保护责任,当前游客数量暴增,是否给云冈石窟本身与研究人员带来了压力?

杭侃:去年我们的游客量明显增加,全年景区游客量超300万人,尤其春节、五一、十一这几个假期,有时单日超过4万人。石窟和我们的压力都非常大。

我们的具体应对措施,一是限流,园区单日客流量上限是4.6万人,到达上限70%时会预警限流。二是延长服务时间,将开园时间从9点提前到7点,最后一个游客离开才关门。这样一来,虽然我们的员工早晨5多点就得起来赶班车到园区上班,工作人员更辛苦了,但石窟承载的压力小一些,游客体验也好一些。

另外我们还延伸了参观点。除了洞窟本身,还有开放了博物馆、美术馆、院史馆。今年春节期间,有一天单日游客量超过4万人,其中将近一半游客参观了博物馆,这样就能相对减轻洞窟压力。

保护和旅游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但我们努力用这些办法平衡二者的关系,目前景区运营较为平稳。

2月27日,在云冈研究院壁画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戴宇翔在进行壁画修复。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现存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中外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艺术与石刻艺术相融合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 新华社发

文物保护需要科技力量

建议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文物保护

南都:当前云冈石窟保护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杭侃:我们花了几十年时间,到前年才完成了危岩体加固。大的险情没有了,但保护难度并不减小,甚至更难。比如没有解决的风化、冻融等问题虽然看起来不那么触目惊心,但还是“老大难”问题。这些病害是长期问题,像过去那样仅凭经验还不够,下一阶段更需要科学技术介入来实现保护。

南都:您在代表通道上特别提到,文物保护需要科技赋能,数字化技术在云冈石窟保护中有怎样的意义?

杭侃:数字化是指用最大限度去保存现有信息,数据采集的背后还需要很大算力。我们建了一个超算中心支撑数据化工作,现在已经达到毫米级精度,这方面我们具有一定优势。

当然数字化在保护、研究、展示方面,都能发挥作用。比如展示方面,我们正在深圳博物馆做一个大展,等比例复制了云冈第十二窟“音乐窟”,让更多游客无需千里迢迢来到云冈就感受到云冈石窟作为国家工程所具有的“真容巨壮”的视觉冲击力。

南都:气候变化也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挑战,长时段内的气象因子变化,对文物古迹造成缓慢但不可忽视的破坏,这方面如何应对呢?

杭侃:加强科技还是最重要的。云冈原先很干旱,这两年雨水增多,降雨集中时洞窟里面的凝结水明显增多,风化带来的渣子也比往年多。我们在加强监测的同时加强科技投入,研究到底怎么治、怎么保护,根据研究成果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南都:山西很多县级文保单位文物价值高,但“屈尊”于低级别文物,关注度不够,保存状况堪忧,如何解决低级别文物保护难题、提升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杭侃:首先我们要承认客观上文物的分级。比如佛光寺和晚清民居,它们本身价值有差异。第二,我们也要承认这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比如建国初期, 在经济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只能有重点地保护。所以我们现在开始讨论并关注对低级别文物保护,与社会发展必然相关。

另一方面,这与我们的认知也有关。过去我们强调保护特别重要的文物,但文物有一个构成的环境,低级别文物其实构成了它的整体环境。以山西平遥古城为例,过去侧重于城墙保护,但现在城区的布局结构都在保护。所以在低级别文物保护上,既有认知原因,也有客观文物价值因素,还有经济发展因素,哪怕到现在也无法做到全部保护。

今年全国两会,我也提交了一份关于文物活化利用的建议。我们很少有社会资金参与文物保护,这和整体社会意识有关系,也和相关的政策,如减税政策等有关。比如有些国家允许企业用这部分资金投入来代替一部分税收。我认为,鼓励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到文物保护中,这需要国家层面考虑,如何参考类似做法给予一定政策支持和激励。

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本次沉浸体验展陈空间约1500平方米,艺术家结合数字绘制、数字影像和AI算法技术,以当代眼光和独特视角来表现、挖掘和阐释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艺术风格与丰富内涵。 新华社发

让文物活起来

建议将文物活化利用纳入《文物保护法》

南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初次审议,您对哪条修改意见或者建议比较关注?

杭侃:2022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2002年文物工作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方针,增加了“让文物活起来”的内容,从16字变成22字,我们希望将文物活化利用纳入文物保护法的法律条文,增加这部分规定内容。

南都:“让文物活起来”成为近年来博物馆行业内普遍呼声,做好文创产品是实现途径之一。当前文创产品开发还面临哪些困境?

杭侃:就博物馆而言,博物馆以藏品的保护和研究、展示工作为主要业务,本身不具商业意识,并非简单设计一个产品就能被称为文创,产品的市场欢迎度等都很重要。此外,还有体制性问题。公益类事业单位不能创收,没有法律条文的保护可能导致文创面临违规。

我建议将文物利用以法律条文形式固定下来,在法律条文之下确认合法,才能进一步讨论怎样把它做得更好。

南都:一些文物国保单位距上次修缮已有数十年,亟须重启修缮计划。但向国家文物局申请修缮审批周期还较长。工作中您有观察到这类现象吗?

杭侃:有,比如说应县木塔。这个问题讨论了几十年,文物部门压力也很大。我们一直在讨论解决方案,文物部门之所以不修并非不作为,而是修缮方案存在较大分歧。所有数据都需经过严密力学计算,这并不容易。未重启修缮计划,有些是因没有拿出很好的方案,有些是经费等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南都全国两会报道组

采写:南都记者 宋承翰 刘嫚 实习生 谢一鹤 发自北京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滴大大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