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几则关于医保的“内部消息”在网上广泛传播:“医保门诊统筹截止到12月底就不报销了”“药店已停止统筹额度支付”“2024年职工医保费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个人将不再有自己的医保账户”,等等等等。
这些“内部消息”,引发不少家庭和患者恐慌。有人赶往医院抢门诊号,哪个科有号就挂哪个科;有人赶往药店排队抢购,什么药先买了再说;有人连夜排队报销,生怕错过了“最后一班车”……
多地医保部门出面,对这些所谓“内部消息”进行了辟谣澄清。但谣言余波未平,仍有部分家庭和患者因此而焦虑。
医疗保障事关亿万百姓的健康安全,医保信息容不得半点掺假造谣。利用医保造谣,不管是赚钱,还是涨粉,都是挑战公序良俗、践踏社会良知、触碰法律底线,必须予以严惩。
梳理网友留言,这些所谓“内部消息”,先是从一些药店传出来的。
一位患者告诉记者,他前段时间去买药,药店说他医保卡里的统筹额度还有1500元,如果不用的话年底就清零了,并向他推荐各种滋补品,让他赶紧买买买。
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发布公告。(网站截图)
此外,“医保门诊统筹到12月底就不报销了”“药店已停止统筹额度支付”“2024年职工医保费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个人将不再有自己的医保账户”等更多谣言,也在网上广泛传播。
这些谣言,有的是实体药店利用时间节点贩卖焦虑,趁机浑水摸鱼;有的是个别自媒体以“内部消息”哗众取宠,给自己涨粉;也有个别人不辨真伪,抱着“为你好”的心态“友情”提醒,助推谣言传播扩散。
谣言引起了一些人恐慌,也激活了个别人“贪便宜”的心理。他们认为年度报销额度用不完,就是一种“浪费”,于是赶紧去看病买药。有网友说,定点医药机构这样“捣鬼”,不过是为了煽动患者多花钱,难掩背后的利益驱动。
针对这些谣言,内蒙古、湖南、江西等地医保局接连发布辟谣声明。
医保部门解释称,各地通过开展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建立健全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改革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制度仍然保留,并保持三个“不变”,即个人账户结余的归属不变;在职职工个人缴费的比例、流向不变;退休人员不缴费的政策不变。
至于门诊统筹报销限额,是一个参保年度内参保人门诊就医可报销的最高支付标准,而不是每个人都要报到最高限额。
显然,误读曲解医保门诊统筹政策,传播扩散“门诊统筹不用,年底额度将清零”等不实信息,利用群众的恐慌心理趁机推销药品,甚至通过互联网医院违规线上开具处方,有套取门诊统筹基金的嫌疑。
医保救命钱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为了私利就煽动患者突击刷卡买药,甚至助推挂床住院,势必造成有病者甚至重病者得不到及时救治,无病或轻病者又过度诊疗,有限的医疗资源被扭曲错配,给门诊统筹政策实施和医保基金安全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医疗保障作为一种重大制度安排,关系到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更关系到解除人民疾病医疗后顾之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相关任何问题都不容小视。
过去的医保制度改革,着重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随着全民医保的实现,新时代的医保制度改革,正在解决从“有”到“好”的问题,满载着百姓沉甸甸的期望。
在“保基本”的基础上,守好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底线”,防止一些人变着法儿“薅羊毛”,确保每一分“救命钱”都花在刀刃上。
2023年11月1日,在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道文凤村,街道医保政务服务分中心工作人员给村民宣讲医保政策。新华社发(秦廷富 摄)
针对种种医保谣言,只有及时辟谣,吹散谣言的迷雾,避免谣言继续散布,为害社会。加强医保宣传解释,比如个人账户与统筹基金是什么关系、有哪些新政策,做好答疑解惑,才能减少新的谣言滋生。
与此同时,医保核查整改也需要及时跟上。加大医保账户监管,加大对医保领域违法违规的打击曝光力度,推动相关不合规行为及时整改,才能共同守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线。
(题图漫画:潘红宇)
版权声明:
“千笔楼”栏目的所有作品,均为新华社合法拥有版权的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单位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社“千笔楼”。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单位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滴大大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