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新闻

研究:“酒足饭饱”是致癌因素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最新研究,十年间50 岁以下人群癌症发病率增加近 1%,其中 30~39 岁人群增加约19%

《生命时报》第1759期头版

受访专家: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外科主任 练 磊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尤长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 魏 帼

本报记者 施 婕

“00后小伙癌症晚期”“27岁网红博主患癌去世”“33岁知名作家因癌离世”……虽然癌症在中老年群体中更常见,但越来越多研究数据表明,年轻患者数量正迅速攀升。近日,一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研究将目光聚焦于早发性癌症(即50岁之前诊断出癌症),结果显示,十年间50岁以下人群癌症发病率增加了近1%,其中30~39岁人群增加了约19%。尽管癌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研究人员认为,在早发性癌症中,“酒足”和“饭饱”是两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危险因素。

早发性癌症成全球“流行病”

这项调查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主导。研究人员分析了2010~2019年间56万美国年轻人的数据后发现,在所有早发性癌症中,消化系统癌症(主要包括胃癌、结直肠癌、阑尾癌、胆管癌)发病率增长最快,十年间增加了15%;女性的总体发病率涨幅更大,十年间增长了4.4%,这可能与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增加有关,其中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早发性癌症。

不止在美国,癌症年轻化正成为全球问题。《自然评论-临床肿瘤学》曾刊登过一项研究,就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的早发性癌症发病率进行统计,总结了发病率上升的十几种癌症,同样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食管癌、胆管癌等。以结直肠癌为例,1990年出生的人患病风险是1950年出生者的两倍多。一项针对二十国集团的早发性癌症研究发现,1990~2019年间,25~29岁人群的癌症发病率上升了22%,上升速度高于其他年龄段,20~34岁人群的癌症发病率上升速度已高于75岁以上人群。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美国哈佛大学,共同对204个国家和地区的29种癌症数据研究发现,1990~2019年,全球50岁以下人群癌症新发病例增加了79%,癌症死亡人数增加了27.7%。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尤长宣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过去十多年间,癌症的发病年龄高峰有前移趋势。”与2000年相比,2015年癌症标化发病峰值年龄由65~69岁前移至60~64岁,同时25~49岁标化发病构成比明显增加,60~74岁明显减少。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外科主任练磊表示:“早发性癌症中,胃肠道癌症的发病率增长最快,但早期表现不易察觉,例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很容易被误认为‘吃多了’或‘吃坏肚子’,这给早期诊断带来很大挑战。”

“吃喝”是罪魁祸首

虽然癌症年轻化背后的原因尚无定论,但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提醒,肥胖与结肠癌、食管癌、肾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胃癌、肝癌、胆囊癌、卵巢癌、胰腺癌、脑膜瘤、甲状腺癌、多发性骨髓瘤等13种癌症有关,酒精也与包括乳腺癌、消化系统癌症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可见,“酒足”和“饭饱”的恶果都包含了早发性癌症的“重点对象”。

纵观当下年轻人的饮食习惯,几乎与健康背道而驰:外卖、快餐成了家常便饭;麻辣烫、火锅、烧烤更是夜宵常伴;大鱼大肉、奶茶甜品是最爱,新鲜果蔬靠边站;隔三差五呼朋唤友拼酒,心情不好时又借酒浇愁……《钱江晚报》曾报道过一位26岁胃癌晚期患者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有时候工作忙起来一日三餐很不规律,常常下午三四点才吃上当天第一顿饭,加班后夜宵直接当晚饭,压力大时经常暴饮暴食,最爱吃烧烤,二十串起步,四十串才基本满足,而且全是荤腥,没有半点素菜的影子。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魏帼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有一定的健康意识,却又不得要领,不少人在“朋克养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比如,一边吃外卖、喝大酒,一边嚷嚷着要减重、要健康。因此,年轻人经常节食一段时间后又忍不住暴饮暴食,这种极端行为不仅影响胃肠工作节律,还会加重其他器官的健康损耗。即使尚未发展到肥胖的程度,不健康饮食带来的影响也显而易见。练磊以“饭饱”为例:“吃得过饱会使胃肠道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其屏障功能的修复受到阻碍,在胃酸、刺激性食物等的不断刺激下,细胞癌变风险就会增加。此外,过度饱食还可能降低胃肠道抑制癌变的自我保护能力。”魏帼表示:“长期高热量饮食的人,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高胆固醇饮食的人,患肺癌、膀胱癌、胰腺癌的风险增加;高钠饮食会导致胃癌发病风险增加;习惯进食麻、辣、烫的食物会使食管癌风险增加;经常吃超加工食品会增加罹患口腔癌等的风险。”经常吃外卖、垃圾食品,还存在营养不良的可能,同样会增加癌症风险。魏帼举例,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上皮细胞过度角质化,进而演变为鳞状细胞,最终发展为癌。另外,缺乏镁、硒、碘、锌等微量元素会影响免疫功能,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酒精是一级致癌物。魏帼介绍:“酒精主要在胃部被吸收,大量的酒精会损伤胃黏膜,导致胃溃疡、胃部不适,久而久之会增加胃癌发病风险。”大量饮酒还与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2022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版的一项研究表明,增加饮酒量会使所有癌症的发生风险升高,而持续戒酒和减少饮酒可降低风险。“因为癌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酒足’和‘饭饱’对癌症的影响并非简单的叠加关系。”练磊表示。

科学防癌要趁早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称,早发性癌症往往更难治疗,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同样的症状在50岁以下人群身上出现时,人们往往不会首先考虑癌症的可能性,容易耽误诊治,直到晚期才被诊断出来,结果往往更糟。

三位专家都认为,早发性癌症的影响还体现在经济、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年轻人作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经济收入来源,一旦患癌,治疗费用和生活成本的增加,无疑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年轻人生活经历较少,对世界和未来有很多憧憬,患癌会导致人生规划受阻,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引发焦虑症、抑郁症;医治年轻的癌症患者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这会给医疗系统带来额外的压力。因此,年轻人患癌带来的不良影响更为显著。

既然“酒足”和“饭饱”被认定为早发性癌症的两大元凶,意味着改变生活方式可极大地降低患癌风险,具体包括科学膳食、积极锻炼、睡眠充足、戒烟限酒。魏帼着重强调了饮食多样化的重要性,建议以新鲜果蔬、豆制品、粗粮等植物性食物为主,约占总食物摄入量的2/3以上,再适当用奶类、鱼虾及肉类来“补齐”营养。练磊指出,除了改善生活方式,还应加强学习癌症预防知识,提高对癌症早期临床表现的警觉性,公共卫生部门及媒体应加强这一方面的科普宣教工作。尤长宣则认为,要想防住早发性癌症,就需要做好早期监控,定期健康体检,有癌症家族史的人更要将相关筛查时间提前,年轻人如果经常觉得疲倦、体重下降明显,就要警惕癌症的发生。

本文来自【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滴大大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