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新闻

政协委员:需提升气候早期预警能力

【编者按】

2024年3月,全国政协“环境资源界别”的85位委员履职满一年。

一年前,全国政协增设“环境资源界别”,这也是全国政协界别三十年来的一次重大调整。85位委员,包括环境资源领域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科研专家,以及能源资源领域的企业负责人等。

一年来,环资界别的委员们如何履职?今年带来了哪些提案和建议?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封面新闻专访多位环资界别委员,聊一聊他们心中的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委员名片

张兴赢,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挂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团中国政府代表。

全国政协委员张兴赢。受访者供图

每年全国两会之前,全国政协委员张兴赢的工作都会特别繁忙。

准备提案和建议、接受众多媒体采访,对于这位连任两届的政协委员来说,已是再熟悉不过的工作。去年,这位出生于1978年的年轻“老委员”又有了“新身份”,成为全国政协新设立的环境资源界别首批委员之一。

“作为环境资源界的首批委员,我对去年的履职工作印象深刻”。张兴赢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去年他提交的关于加强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加快能源低碳转型、推进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三份提案,全部通过审查立案,得到相关部委回函办理,并且已经在落实相关的建议。

在加强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的提案中,张兴赢建议,在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方面未雨绸缪,也要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经济、公共卫生和健康体系。

“去年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都受到暴雨很大的影响”。2023年7月,受强降雨影响,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北京、天津等地受灾严重。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引发人们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的关注。

张兴赢回忆,去年全国两会结束后,由生态环境部牵头,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对他的提案开展回函和办理。去年8月18日,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积极推动开展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国家部委对落实委员提案的办理的速度和效率让我印象深刻”,张兴赢说。

01

建议超前部署

地球观测关键核心技术

2024年1月1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出,加强气候变化观测网络建设,强化监测预测预警和影响风险评估。

今年全国两会,张兴赢提交了《关于推进我国地球综合观测系统建设的提案》。其中提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地球观测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还有差距。他建议瞄准科技前沿,超前部署地球观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建设智能地球综合观测系统。

全国政协委员张兴赢。受访者供图

他指出,中国跨越5个气候带,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多发、重发,且复合极端灾害事件带来的潜在级联影响在加大。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对应对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在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分析、协调机制和治理体系、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等方面,仍需补足短板,特别需要气候变化基础数据作为坚实支撑”。张兴赢表示,要积极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网络系统,聚焦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利用“地空天”观测技术,加强面向地球系统的协同综合监测。

他表示,加强气候变化观测网络建设,是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2022年发布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具体给出了我国未来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其中将“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单设一章并摆在突出位置,体现了对气候变化观测监测预警、影响和风险评估、应急防灾减灾等工作的高度重视。

张兴赢介绍,当前,中国气象局已建成空天地一体、覆盖全国的综合观测系统。截至2023年底,全国建有7个国家大气本底站、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217个国家基准气候站;已成功发射11颗极轨气象卫星、10颗静止气象卫星,9颗在轨运行。

他表示,未来,中国气象局将进一步提升观测能力,形成覆盖我国16个气候关键区的观测骨干网,并计划于2025年发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08星,搭载更高性能的全球温室气体监测仪器,进一步加强卫星与地面观测网络的综合气候监测,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支撑。

02

极端天气频发

需提升早期预警能力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日益引发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地球平均气温再创新高。台风“杜苏芮”北上发威,引发京津冀罕见暴雨洪涝;云南遭遇1961年以来最强冬春连旱;12月强寒潮创多地低温与积雪新纪录……厄尔尼诺搅动全球气候,放大极端天气。

张兴赢指出,大量研究表明,在全球持续增暖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事件呈现频发、广发、强发、并发的新特征。这是由于大气与海洋变暖,大气中能量增加、水循环速率加快,大气不稳定性增加,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也是全球气候年际变率最强的驱动因子。在全球变暖和ENSO循环加快的影响下,近年来全球各地暴雨洪涝、高温热浪、干旱、寒潮和强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

“面对逐年愈加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灾害事件,当前人类社会自救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早期预警”,张兴赢说,只需提前24小时预警,灾害损失就能减少30%。预警可挽救生命并提供至少10倍的投资回报。

今年,张兴赢提交的另一份提案中,就建议全面提升早期预警能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他建议,尽快组织开展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加快制定《中国全民早期预警行动计划》,强化应对灾害风险能力,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水平,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早期预警经验和借鉴。

何谓早期预警?与目前的天气预报、气象预警一样吗?张兴赢解释,天气预报是对天气现象、风力、气温等的基础描述;气象预警是指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对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等造成某种程度的破坏,要特别向相关应急责任人和公众发出警报信息;而早期预警一般是指有较长提前量的预警,针对不同灾种,有不同时效要求。一般来讲,普遍认为时间要超过3-6小时。

他指出,通过早期预警的发布,让应急部门和公众有足够时间提前量对将要发生的致灾过程做好充足准备,比如停工、停课、停运或其他备灾活动,可大大减小人和重要物资暴露在灾害现场的概率,从而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实际上,早期预警在一些地方已成功应用。去年8月,黑龙江五常市就遭受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面对灾害天气,各方多措并举,中国气象局通过全面提升早期预警能力,精准预测了降雨区域和量级,为各有关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赢得了先机,为灾害之年粮食生产喜获“二十连丰”贡献了力量。去年全年,气象预警信息为公众挽回因灾损失5600余亿元。

张兴赢介绍,我国在全民早期预警方面开展了积极实践,2015年以来逐步建立了国家预警发布体系,采取了系列措施,包括开展风险普查、加强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防灾减灾教育等,增强全社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未来,通过提升观测和预报预测能力,不断强化早期预警、高级别预警叫应、递进式服务,增强联动应对,将能更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他在提案中指出,并发、复合极端灾害事件带来的潜在级联影响加大,对早期预警系统深度和广度的需求日益增强,迫切需要精准预警响应,进一步加强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的联动,突出临灾预警,做好点对点精准预报和滚动更新,强化预警指向性。

在气象预警中,对具体到某一时间、地点的精准预警往往难度较大,这也是人们有时会觉得天气预报“不够准确”的原因。张兴赢对记者表示,实现精准预警包含两层面含义——在预报层面上,要制作更准确的预报产品,在科研和业务上要共同发力,加强观测,加强极端天气形成机理研究,加强AI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极端天气预报技术上的研发应用,提高预报精准水平;在影响层面上,要提高预警发布的精细化水平,将预警信息与可能影响到的人员、区域、行业等因素更好地结合起来,增强靶向预警,采用最适宜的发布渠道进行更广泛的覆盖,用最适宜的手段进行更精细的送达,实现更加高效的应急联动,从而让预警发挥更大的减灾效能。

张兴赢介绍,中国气象局组织开展了科研攻关,在“十四五”期间,开展了多项与极端天气演变特征及预报技术方法研发,组织了极端强降水观测及科学试验,在极端天气特征和成因、极端天气潜势预报技术、高分辨率数值模式技术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预报与服务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暴雨预警准确率93%,强对流预警发布提前时间43分钟,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台风路径24小时预报误差61公里。

03

应加强气候变化

与人群健康的适应性研究

张兴赢的另一份提案关注的是气候变化对健康风险的影响。他指出,当前气候变化引发的健康风险正愈发凸显。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指出,气候变化正通过直接和间接等多种途径影响人群健康。全球每年超过10万例患者因气候因素死亡,预计到2030年可能达到30万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健康影响,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热门议题。

去年7月,北京出现连续高温天气,一位导游在颐和园带团游览时因中暑送医,经抢救无效而离世。张兴赢在提案中指出,研究表明,全球气温每升高1℃,登革热的潜在传染危险将增加31‰—47‰。气候变化对我国人群健康影响的绝对量和增速均位居全球前列。通过对272个城市的研究,热浪导致死亡风险增加7%。天气骤变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呼吸系统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死亡风险分别增加14%、13%、12%、18%、4%、13%和10%。

他认为,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对居民健康具有直接影响。气候变化会引起居民生活的近地层气象要素的显著变化,而这些气象要素对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发病甚至死亡具有显著影响,同时也会引起气候敏感类传染病地理区域扩张。其次,会对居民健康产生间接影响,比如,极端气候事件增多,会通过灾害链多级传导影响居民生命健康。举例来说,热浪下火灾风险增大,山火燃烧不但会增加附近城市的气温,还会将燃烧排放的大量颗粒物输送到城市,增加患病和死亡风险。气候敏感类慢性病、传染病发病风险的上升不但会带来较重的疾病负担,还会增加居民的经济损失。

“应对气候变化,降低健康风险是一件长期系统性工作,需要多部门、多学科联合在一起解决众多科学和技术问题”。张兴赢建议,研究设立重大科技专项,支持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应对的基础研究、适应技术发展与试点示范等;厘清热浪、洪水和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人群健康的复合级联式影响,加强分区域、分气候灾害、分人群、分健康结局和疾病类型的精细化研究;制定面向不同主体的健康适应指南,加强各主体适应能力,构建面向生命健康的气候变化风险防控体系。

他还建议,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气候健康领域科普宣传与国际合作;加大气候变化与健康科普知识宣传,组织并实施气候变化与健康全国性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气候变化健康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立足我国优势,提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健康威胁的国际倡议,深度参与国际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主动引领和参与气候变化健康议题话语体系建设,增强国际影响力。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网友看法

1、网友专制神经病17:先把天气预报预测准确了再说别的。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滴大大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