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很多人是谈改革色变。的确,机构改革是当下最热门、最敏感的话题。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害怕改革?无非是因为改革意味着机构职能的划转、人员编制的转隶、单位性质的变化等等。对个体而言,转、改等环节是造成很多人畏惧改革的重要因素。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革新和变化,对于国家政权的基本构成要素来说,时代的发展决定了作为基点的机关事业范围改革的必须性。改革的目的在于职能的优化、在于结构的调整、在于人员的调配,多数单位在改革过程中相比以前将变得更好。但是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由于职能调整,部分事权和人员会由所谓的强势部门调整至相对弱势的部门,涉及划转的人员在心理期望值上肯定存在落差。比如,在此轮改革过程中,组织部的两新职能就会划转至新组建的社会工作部。新成立的社会工作部职能究竟如何,在整个政治框架中将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因素决定了该部门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这些都将是影响改革的关键事项。
区县一级的改革究竟怎样改?
日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多个地市召开了机构改革动员大会。这说明两点,一是改革的大体框架已经确定。此次改革,市县原则上将会同步,原因在于涉及行政执法改革。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市级层面一般不得保留执法队伍,市级执法队伍原则上下沉区县。所以市县改革必须一盘棋,绝大多数的改革方案将由市级层面确定,除了少数区县在部门行业领域上存在极其特殊情况,确需因地制宜的,才会具体情况具体考虑;二是市县改革短期内将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铺开。按照一些省级层面关于改革的要求,改革要在本年度的7月份全部完成。那么也就是说,3月或4月,全国多数市县将全面铺开改革。
从目前各方面反馈的信息来看,改革主要集中在乡村振兴局、住建局、行政审批局、农业农村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城管执法局、信访局等部门,当然由于各地的情况不一样,很多地方的改革范围牵涉更广,比如江浙一带,就推行财政与税务合并,自然资源与环保合并,等等。相较于内地,沿海一带在改革方面历来走得更快、更远。在内地,为什么是这些单位涉改?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国家层面对有关机构进行了调整,如乡村振兴局成为农业农村部的二级机构,那么县级层面肯定会对应调整。社会工作部的成立也会让信访局面临新的变化;二是行政执法改革中部分单位的执法职能进行了剥离、划转。在目前多个省份已经公布的改革总体方案中,行政执法队伍一般只保留七支,也就是说,住建领域、自然资源领域的部分执法职能将有可能划转至城管执法,人社领域的部分执法职能将有可能由文化或市场监管部门履行。
在区县一级,影响最大的几个部门,主要是住建、自然资源、人社等,因为这些部门是职能剥离、划转,是被动输出的单位,职能一定程度被弱化。乡村振兴从独立的政府直属工作部门变成了二级单位,无论从地位和后续保障等方面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些部门的涉改人员在心理上肯定会存在一定的落差。影响不大的也有几个部门,主要是人民银行、人社局等,县一级的人民银行虽然不再保留,但是人员编制整体被新成立的金融管理局所接收。据说,所属人员经过内部考试均会转成公务员编制。而人社局因为职能转入一部分、划出一部分,而划出的部分执法职能因扯皮较多而著称,人社局乐见该职能划转。
我们该怎样看待改革?
改革到底是“春天”还是“冬天”,这一次改革将很快见分晓,特别是对于行政执法类改革更为关键,为什么这么说?
目前,我国的执法改革已经进行了多轮,但是此轮改革之后,集中行使执法职能的主体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也就是说,在机构改革方面,此次改革将是近年中最大的一次,后续将只可能是微调。而最为关键的是,按照改革进程,“先机构后人员”将是重点,这也是涉改人员最为关心的方面。机构改革完成后,纳入执法队伍编制内的执法人员身份确定问题将有序得到认定和解决。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是执法改革中的涉改人员身份最常见的说法。以后会一直秉持这种政策不变吗?不确定性较大。为什么?一是法理不允许。机构改革的目的既是职能优化,也是人员优化。根据行政执法的有关规定,执法人员必须是公务员,大量事业编制人员以工代干只可能是短期行为,不可能在《公务员法》颁布多年之后,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还是一个虚空的名词;二是现实不允许。到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已经有多地在事业编制执法人员转改公务员方面先行先试,按照“成熟一批、转换一批”的原则将执法人员编制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而全国范围内的人员身份问题并不意味着就是让时间来消化一切,在随后长达二三十年的时间里让事业编制执法人员的存在来持续影响中国法制改革进程,这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说,“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将可能只是一个时期的产物和必需品。
我们怎样面对改革?
部门职能划转,只是事权的变化,个人利益才是关键点、敏感点,怎么面对?换单位就如同“再嫁”一样,很难。从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需要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单位氛围的改变、社会认可的改变等。适应新环境、新氛围,只是一个时间过程,经过一段适应期和心理认同的调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部门变化导致的社会认同感差异却是很多人难以接受的。比如,从组织部、人社、自然资源等强势部门划转到相对弱势的部门,多长时间可能都无法消除失落感。
那我们究竟该怎么面对?不外乎三点:一是态度上要端正。改革的趋势不可逆。只有认识到这一条,才有利于心态的自身调整,选择抗拒或者消极应对是极为不妥的。只有端正态度,迅速适应工作、融入环境才是最为关键;二是要找准重要支撑。职能划转、人员转隶意味着你到新单位后,很长一段时期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师傅。只要很好的利用工作上这一重要优势,就能很好的融入新环境;三是合理确定目标。新岗位应当确立新目标,目标包括这么几类:工作目标、职务目标、融入目标。改革或转隶后,个人要根据新单位、新岗位的情况,迅速拟定自己在工作方面的目标,是要通过努力成为部门负责人,还是成为业务骨干,此外,也要通过判断职级晋升的可能性合理确定自身职级的大致段位。
改革意味着机遇。只要抓好这个机遇,或许,改革期间你没有“笑”,但是在改革进行到某一个阶段,你就可能会享受“春暖花开”的那一刻。至于“心急如焚”,那大可不必!
来源:监管之声
终审:杨宏
复审:陈华
初审:姜豪
编辑:黄克树
供稿:市场股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部分(或者全部)来源于互联网,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分享知识之目的,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看法
1、网友大道:为啥不能取消老干部局,有什么用
2、网友坦荡看世界19:千改万改,不裁人就是换汤不换药!
3、网友上中下医:个人认为城管并入建设局,,林业和水利并入自然资源局
4、网友中国男子:中央的行政区域机构的顶层设计 改革,立法规定: 第一、撤销最耗费行政资源成本且无作用的地级市; 第二、按人口数量(户籍人口为主要考核)、经济总量、地域面积三要素来核定设置行政区划。县级行政区划,必须要有户籍人口: 经济落后地区60万人以上; 经济中等地区100万人以上; 经济发达地区150万以上。 公务员以50万人口的行政区划为基准配置,绝不允许超标。 镇级行政区划10万人或以上。 第三、撤减三分之一以上的部门。 第四、详细规定各部门的人员数量,不得以任何理由超编。绝不准设置辅助员工。 以行政区划和部门的一把手的书记为政绩责任考核的责任人(党领导一切)。 以上详情必须要在国务院行政规划网公示,全国人民皆可查询。 这样的改革才能彻实有效,实现大大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效率,彻底解决存在问题,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强力推动社会进步。
5、网友爱生活的观察者:县区级机关应压缩掉三分之二。
6、网友二月清风三月花:省市县撤销一半的部门,工作效率会提高很多倍,减少中间环节。
7、网友微论气流:要砍掉老干局。
8、网友爱思考的道不同:不撤销机构的改革都是假改革!
9、网友率真水滴N0:裁撤一半公务员机器照样转
10、网友1A琴画:完全可以减去70%人员
11、网友智者河流hJ:只是合并不精减等于没改革为什么不打碎铁饭碗工人能下岗他们为何不能吗
12、网友老头169134522:砍掉百分之八十的单位,精简三分之二的人员。
13、网友快乐叶子H6V:取消地级市
14、网友清爽圆月T4k:需将社区居委会机构个数裁减一半,人员裁减三分之二。一个居委会像个局,人俘于事。
15、网友专杀歪风邪气:建议将党委和政府相同的职能部门并在一起,不要在党委内设与政府相同的部门,互相扯皮好事争着管理,难事无人管。
16、网友水上的黄鹂鸟:机构重叠太严重了,取消一大部分都能正常运作。
17、网友勇者沙滩U3N:越改人员越多,一个县教育局,农业农村局哪个单位不是百十人?还有的局应撤销!
18、网友老赵136544535:合并乡镇,精减重叠部委办局,精编减员。 裁减30%人员,工作效率会提升200%,贪腐和形式主义绝对有明显改善。 精减人员,必须的[加油]
19、网友宇宇:天天改,不知改了些什么
20、网友高冷圆月Q6:有人说,部门重叠,职能空转,形式主义,人浮于事,效能低下,等等,都需要改革啊!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滴大大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