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新闻

心理专家解读《涉过愤怒的海》

《涉过愤怒的海》电影中涉及了很多心理学话题,关于教育,缺爱,原生家庭、情感,性,自我,人格,自恋等,关于网友好奇的一些问题,我们采访了知名心理专家,北京大学特聘心理讲师、济南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罗 清军老师。

问1:电影中的哪些剧情或细节,可以体现这两个年轻人身上的人格障碍特征?在家庭教育方面,是什么因素助推了二者对应人格的养成?

罗清军

从剧情来看,《涉过愤怒的海》是边缘型人格与反社会型人格的相爱,娜娜情绪起伏大、这种极不稳定、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是边缘性人格的特征。比如娜娜在恋爱中需要对方扔自己的鞋来表达爱意,她发现自己只是“一簇簇的神经与纤维,没有皮肤”。很多观众可能觉得这是作,其实这只是表象,在背后是她的这种人格影响的。

苗苗他六岁那会儿,因为爹妈没带他去日本玩儿,他在医院里大闹天宫,竟然拔了奶奶的呼吸机管子;七岁的时候,他又在池塘里炸青蛙,折磨小动物;长大点儿后,和妹妹玩蹦床,结果一蹦不慎,把妹妹蹦成了残疾。和娜娜的感情中,一旦感情凉了,他就变脸,能把小娜按在窗台上,用暴力来“教育”她,让她知道谁才是老大。这都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表现。

在家庭教育的角度上,娜娜这种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往往和家族遗传、童年成长经历、亲密依恋以及应激事件的影响。如果一个家庭中直系亲属中有人患有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那么当事人患病比例是其他人的12倍,这属于家族遗传,而在家庭教育影响下的童年经历中,如果童年父母不管孩子,导致家庭功能不完整,或童年早期遭受了父母的虐待、情感的忽视、批评否定多的话,会导致孩子认知、情绪不稳定,自我评价也不稳定,容易感到自己无价值、自责,感受到自己被抛弃。老金出海时,年幼的小娜在黑夜中安慰自己、获得安全感的方式——躲进小小的橱柜、用蜡笔画太阳,直到天亮了太阳真正升起。

苗苗这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形成,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呢?一方面如果父母是反社会人格障碍,会导致养育能力差,在子女教育中功能缺失。另一方面可能和家庭关系不大,比如脑损伤,就是胎儿在母亲子宫中大脑受到了轻微损伤,其次就是社会的影响,比如暴力性游戏、视频等。结合剧情,苗苗的人格形成,和他妈妈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家庭条件不错,妈妈强势,但是苗苗是空心的,他是生活在自己世界里,没有自我的孩子。但是苗苗的方式,却和娜娜完全相反,娜娜是缺爱后追求爱,不相信自己,苗苗则是通过攻击去表达。

问2.有网友指出,老金是自恋型人格,景岚是控制型人格,李烈是回避型人格。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罗清军

人格障碍是指患者的内心体验和行为显著偏离正常,形成了特有的持久的行为模式。对我们来说有疾病,也会有障碍,很多人分不清疾病和障碍。如果一个人得了病,我们叫疾病。但是障碍层面,有的可能不到“疾病”这么严重,一定要找医生、吃药住院,但在时间久了会影响我们的性格,如果某种性格过于突出,无法适应不同的情况,让身边的人无法忍受,人格会成为某种障碍。

从剧情行为的角度上,老金是典型的自恋型人格的爸爸,景岚是控制型的妈妈,李烈也有明显回避型人格。

尤其老金的自恋在剧情中表现很多,比如对孩子的爱,其实核心是满足自己,对他自己还是身边人来说,自己属于小有成就的人。但是话也说回来,一个有成就或有能力的人,不代表他会爱,懂爱,有爱的能力。老金的自恋一直维系自己“好父亲”的形象,有个特写的镜头,就是老金在寻找女儿时候,依然与路过的景点拍照,一张没拍好,还要再拍。,老金的父爱,就是爱自己。别人恭维他,自己也内心很认可自己,至于孩子快乐不快乐,喜欢什么不重要,老金也从来不知道。还有一个特写就说老金把女儿受侵犯的视频给别人看,给苗苗的妈妈看。不顾及孩子的隐私还是什么,只考虑的是别人侵犯了自己作为父亲的脸面,别人侵犯的是自己作为父亲的脸面、威严。全剧其实都在围绕老金的自恋,让老金一步步寻找“父亲形象“和”父爱到底是什么”的过程。总之无论老金、景岚、还是李烈围绕他们的性格特点、人格特质,剧情都有详尽的表达。

问3. 娜娜的父亲、苗苗、苗苗妈妈,在娜娜的死中,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

罗清军

电影从刚开始就铺垫了一个“找凶手”的过程,娜娜的父亲老金全剧都在为娜娜的死寻找凶手,有自己假象的凶手苗苗,也想报复苗苗和苗苗的妈妈。但是剧情最后老金一句话,“小娜,再有下回,咱不这样了啊。”其实老金找了这么久,最后发现自己才是娜娜之死的真正的“凶手”。

娜娜的直接原因是自杀,那么从娜娜生命之处,到生命结束。娜娜的父亲老金,代表了我们社会很多的爸爸,忙于工作,为孩子提供物质、还能提供好的教育资源(出国),大男子主义,用自己认为的方式爱着娜娜,实则对娜娜情感有忽视、不关注娜娜的需要,老金对娜娜的爱,与其说爱娜娜,不如说在维护自己一个好父亲的形象,沉浸在爱自己的过程中。所以在根源上,娜娜死于失败的家庭教育,功能缺失的家庭,让娜娜成长经历情感匮乏,缺乏健康爱的获得方式,缺乏对自己爱的能力。导致娜娜的成长永远缺爱,永远索求爱,疯狂的求爱,以及求而不得的迷失,最后自杀。

苗苗对娜娜来说,属于一个巧合的路人甲,恰好在娜娜极度缺乏的时候,分不清什么是爱的时候,苗苗的热烈,让娜娜看到了爱的模样,苗苗强烈的情感表达太猛烈了,让娜娜惊喜这就是爱的样子。“原来我也值得被狠狠爱着”,满足了一个缺爱女孩最深层的需求。但是对一个成长缺爱的娜娜来说,分不起苗苗的这个不是爱,是控制和发泄,这个爱有毒,在苗苗变态的情感压榨中,娜娜舍不得放手,更像小动物一样被消耗。虽然很纠缠、心痛、难受,但是苗苗的那种迅猛,让娜娜不断问自己,这就是爱的感觉呀。我们说人情感的相遇和相爱,有时候不一定是真的爱情,而是一种缺失的匹配,娜娜和苗苗的感情就是一种彼此缺失的匹配,恰好匹配上了,说的不好听一点,“两个病人的相爱”看上去总是短暂美好的。

苗苗的妈妈在娜娜之死中,按理说是没有直接影响的。如果有影响,那就是她没有教育好苗苗。他们家庭又代表了目前很广泛的中产家庭,家庭经济能力不错,但是空心家庭,空心孩子,对孩子的养育缺乏情感的部分,孩子不缺钱,不缺物质,却爱,更不会表达爱。苗苗也是缺爱的,但是苗苗表达爱的方式,是攻击,伤害别人,而且看起来自己又仿佛无辜甚至还有善良的外衣。还有一点就是,往往这一类母亲,会为自己孩子的一切不良行为甚至罪行开脱,进而促进了儿子波澜壮阔带着暴力血腥的宣泄、情感的表达,甚至不惜区侵犯伤害别人。

问4:有网友把娜娜和吴谢宇做对比,认为这是和父母产生矛盾的两个极端结果:要么杀死自己,要么杀死对方,您怎么看待这一观点?是否有更“温和”的处理方式?

罗清军

娜娜和吴谢宇的成长环境和人格的形成是不一样的,虽然结果都是孩子成长中被忽视,情感被忽略,自我的部分没有成长起来,甚至带着对父母的恨,在逃离家庭。但是他们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吴谢宇是被高控制妈妈下,自我功能被挤压,没有喘气的生活空间后的一次“反叛”和集中的宣泄呐喊,一个被压抑的乖孩子对世界最后的抗争和自我的表达。

娜娜的成长其实一直是有反抗的,或者说她有机会去试探、去反抗,生命是有缝隙的,比如出国、谈恋爱、有自己的追去者、去寻找一夜情等等,娜娜都在做选择,都在用自己方式来寻找自己,在通过一种不健康的方式,比如不健康的恋爱方式一次次确认自己,一次次满足成长的缺失。

至于结果是杀死自己,还是杀死对方,虽然结果是伴随着毁灭和思维,但核动力心是“我要活下去”,只不过活下去的代价、探索太难了。让一个从没感受过爱的孩子,去遇到一个真心爱自己的人很难。

一个从小没见过健康的爱是什么样子的人,也最容易误解爱的样子,觉得轰轰烈烈就是爱,觉得对方伤害自己就是爱,觉得惊天动地就是爱,其实这都是不健康的,但是对缺爱的人来说,我不在乎,我只想拥有,于是就有了很多的饮鸩止渴。

如果我们的原生家庭,或我们的亲密关系中,没有给到自己爱、自我价值感,以及自我功能的部分,我建议,有一些功课需要我们去做。不否定家庭带给我们的不好,客观去看待;多一些接纳,少一些对抗;在身边寻找一个安全的关系,人只有在安全中才愿意和有勇气暴露自己的脆弱,脆弱被暴露才有被治愈的机会。最后一点就是要有勇气,不要害怕受伤害而不去交往,不去恋爱。

问5. 有网友认为,正是因为和父亲的难以沟通,才会导致娜娜缺爱,转而寻求用爱情填补生活,将苗苗视为救命稻草。从您的咨询经验来看,年轻人和父母疏远的原因有哪些?如果有的年轻人和家庭疏远,您认为他们可以采取哪些途径充实自我、丰富生活,而不至于落入和娜娜一样的境地?

罗清军

年轻人和父母疏远的原因有以下这些:

1、文化与教育环境的差异

其实有太多太多像老金这样的父亲母亲,自己小时候也是被他的父母打骂着长大的,也没有接受所谓的爱的教育,从小父母没有重视过孩子的情感,更不明白什么是安全感。

现在很多父母不关注孩子的内心,情感,对孩子有忽视,不是因为父母不想,也不是父母不爱孩子,而是因为文化和时代的差异,一方面他们可能没有被爱过,其次他们不知道如何爱孩子。他们用自己相信的、质朴的、最大努力的方式爱孩子。

2、情绪价值的需要在加大。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我们对于身边人的依赖、依靠在降低,其实孩子对父母的一些依靠也在降低,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可以问父母,问老师,现在只要“手机在手,天下我有”,对父母的提问、疑问和好奇在降低,导致这种互动越来越少。但是呢,现在的孩子普遍比较孤独,缺乏朋友,自我建立比较慢,自我发展和认同比较模糊。对关注的需求、情感的需求、爱的需求、理解的需求在加大。现实是很多父母不懂,也满足不了,所以养宠物越来越多、玩手机越来越多。

3、“因为我曾淋过雨,想为孩子撑把伞”的功能性替代

现在的父母,不管是从事行政工作,还是做企业,做农民,大部分都曾年轻吃过苦,而且知道生活不易,很不容易,现在家庭有条件了,经济能力适当了,自然为孩子替代了很多,导致孩子自己的功能被父母替代,自己的生活缺乏体验、没有参与,都来自于父母的认知和安排。让孩子觉得自己像木头人一样处于服从的地位,但是人的发展总有一个叫“自我”的部分要发展,这一部分的发展,孩子就开始了疏离。

年轻人如何充实自我?

1 家庭不是用来逃离的,需要做和解

很多人一提到家庭,父母,就觉得父母在控制自己,要逃离,其实我们做的不是逃离,是和家庭和解,家庭没有对错,不是说父母错了,也不是孩子错了,而是我们在各自的生活环境,认知,成长中的差异。一味的逃离和对抗,会损害我们成长中最重要的这个资源:家庭。不要因为感受到家庭的一些束缚,就去完全否定家庭的意义。家给我们可能带来了伤害,但是也伴随着爱,我们要用积极的思维和视角看待。

2原生家庭会影响一个人,不会决定一个人

不管你的家庭,父母对待你的态度,环境怎么样,我们要知道,家庭会影响我们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但是并不会完全决定我们,一个人的成长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的结合,一个18岁以上的成年人,完全可以通过自我教育来改变认知,修复成长的问题。需要自己主动肩负成长的责任,而不是什么都抱怨家庭,指责过去。

3 有勇气去探索,扩展和尝试

多去听一些自己不认同的观点,多做一些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人的成长、认知的改变,都是在一次次我们和这个世界的碰撞中产生的,以前可能根深蒂固的执拗,某个性格的偏见,在我们的勇敢探索中,自己会有新的发展,慢慢的修正自己,改变着自己。可能过程中会很痛,难受,一些人会远离,但是坚定这个方向,自我成长的路,本来是孤独的。

4 在关系中去成长自己,不惧怕关系和伤害

不要回避身边的朋友,情感,无论友情还是爱情,把自己放在现实真实的关系中去,锻炼爱的能力,感受爱的能力,锻炼交往的能力。不要把每一次的关系作为唯一的关系,也不要把第一次的恋爱就确定为最后的婚姻,不给成长设限,不给关系设置障碍,让自己的情感充分的流动起来。

问6.在追凶的过程中,导演三番两次借旁人之口抨击了这位自我中心的父亲,指出他“根本不爱自己的女儿”。是不是真的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怎样分辨父母对孩子抱有的是爱,还是控制,或者是其他情感?

罗清军

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被爱着需要的,另一种是我们自以为是的。但是我还有一句话要告诉我们的读者,爱是由被爱着决定的,就是说如果父母给的爱,孩子不需要,孩子感受不好,那么就不是爱,这份给予,就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父母自己的需要,比如因为自己的担心,自己的恐惧,自己的面子,或者其他。

会存在父母不爱孩子的现象,但是这种不多。大部分父母的表现,只是把自己理解的爱和孩子需要的爱混淆了,提供了很多“自认为的”、“我觉得的”、“都是为了你好的”爱。出发点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己的需要,可能是控制,也可能是恐惧。

如何区分呢?很简单,就是看孩子,就像上面提到的,爱是被爱着决定的,孩子需要的就是爱,孩子不需要的就是属于父母的部分。

问7.有网友表示,自己有个做自杀干预的朋友,有一次说,劝那些要自杀的人,最最不能说的天字第一句话就是,“你要想想你父母。”他说,在他了解的案例中,大约有一半的自杀者,一听到”你要想想你父母啊,你死了,他们怎么办?”,或者类似这样的话,反而坚定了自杀的决心。您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罗清军

当一个人要自杀的时候,大部分不是说不想活了,而是此刻太痛苦了,想结束的是痛苦,而不是生命。那么这种痛苦从何而来呢,家庭是绕不开的。

如果一个人的家庭支持到位,父母特别理解他,亲子关系还可以,即使他工作有压力,外面遭受了很大的创伤和问题,但是家庭对他是开放的、允许的、接纳的,那么他大概率不会选择自杀。之所以选择自杀,一般情况下,“家”是回不去的,家人是不理解自己的,自己所谓的港湾是不存在的。

我们的文化一直强调家庭的意义,父母的爱,但现实是目前部分家庭伤害大于爱,部分的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支持多于控制,家庭成了一个人最大的伤害。充满否定批评、充满指责抱怨,家庭给一个人提供不了营养、支持,也给不了理解。我们说在危机干预中,想要求一个人,是去挖掘他的积极生命资源,找到他生命的牵引。而不是通过家庭去感动他,通过家庭去绑架他。

最后,罗清军老师指出:“绝大多数人都没被原生家庭好好爱过,但并不是说原生家庭不好,就一定不好。原生家庭会影响一个人,但是不会决定一个人。我们的文化对爱相对是很陌生的,好的爱情故事、家庭故事更多停留在神话故事里、歌词艺术里,再加上一直以来大多数父母不会表达爱,我们的爱都在心里,爱在心口话难开。其次父母和孩子之间天然会存在“爱”与“痛” “伤”与“愈”,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自我成长,需要自己区突破,去和周围的互动中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从古至今,人类学会了用很多方式疗愈自己,比如音乐、童谣、诗词、小说、电影,甚至幻想、梦境、权利和欲望。爱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学习和表达,在安全的环境和关系里,拆掉心边边上的围墙,把心打开,流动着的滚烫着的。”

壹点号罗清军心理专栏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滴大大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