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新闻

今年支原体感染的孩子为何这么多

(健康时报记者谭琪欣 高瑞瑞 张爽 实习记者 乔芮)“第698号。”10月14日下午三点左右,李芸(化名)终于给儿子挂上了号,当她带着持续低烧了两天的孩子赶到首都儿科研究所内科候诊大厅时,候诊台的护士提醒她,“前面候诊的患者还有200多位。”

等了三个小时后,李芸拿到了儿子的化验单,跟她预想中的一样:“果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此之前,儿子所在的班级里,“中招”的孩子过半数,学校已停课近一周。

肺炎支原体直径50-300纳米,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而由它引起的支原体肺炎,是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

健康时报记者摸排了北京、上海、河南、浙江、广东、福建等多地三甲医院及社区医院,了解到自九月开学季以来,多地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整体上升且呈低龄化特点,多位临床专家均在采访中提醒,肺炎支原体进入高发季,患儿需及时就医、对症用药。

10月14日晚,首都儿研所输液室里的患儿们正在接受输液。受访者供图

支原体流行高发,各地感染情况如何?

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带来的就诊高峰仍在持续。

10月20日上午11点,健康时报记者在北京儿童医院候诊大厅见到4岁的琳琳(化名)时,她还在咳嗽。“孩子断断续续咳嗽低烧了一周多了,之前一直以为是普通感冒,但在家服药没效果,前两天到医院检查时才确诊了是支原体感染,用药后症状缓解了一点,但一直没有痊愈,今天就再带她来做个检验。”琳琳的父亲告诉记者,他们已经等待了将近3个小时,而前头排队等候检验的仍有18个孩子。

记者在现场看到,候诊大厅里已经挤满了等待候诊的家长和孩子,诊室的走道必须侧着身子才能通过。在此起彼伏的咳嗽和哭闹声中,仍有抱着孩子的家长陆续从候诊大厅的门口进入,试图穿过拥挤的人流,到输液室输液。

在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急诊内科的医护也忙得不可开交。“今年支原体感染就医的患儿数量明显上升。”该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陈志敏告诉记者,原来一个上午看三十个号,现在一上午加到四五十个号是常态,医院里的每一位医护都在加班加点。

“我们医院里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数量从今年4月份开始上升,一直持续到现在,其中3-6岁的患儿是最主要的就诊人群。”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福建医院(福建省儿童医院)呼吸科常驻主任张皓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医院每天1500的门诊量中,七成左右都是呼吸道感染,而这些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里,又有20%左右是支原体感染,往年这个比例仅约5%。

从多地的监测数据中,可进一步看出此轮感染波及之广。“上海黄浦”于 11日发文,7月以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近400名,与往年相比,占比翻了一番。而在广州,国庆假期期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的发热门诊日接诊量已破千,有20%-30%的患者都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占比较大。

为何今年感染的孩子这么多?多位专家向健康时报记者分析,这或许与支原体感染自身的流行周期叠加“免疫债”有关。

“支原体感染是常见的儿童感染。从支原体本身的流行规律来看,全球范围内每隔三到七年就会有一次比较大的流行。上次的大规模流行是2019年,因此今年本来就处于该类疾病本身的波峰时段。”陈志敏指出。

此外,疫情三年导致的“免疫债”也是导致支原体感染流行的原因之一。“‘免疫债’指的是人长期低接触某种特定病原体后,导致病原体免疫刺激缺乏,从而导致易感人群增加。”中日友好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惠秦进一步解释,过去三年由于大家较注重防护以及人口流动减少等原因,缺乏支原体的免疫刺激,导致群体免疫水平下降,疫情放开后,人们再次接触肺炎支原体时就容易出现大规模流行。

10月20日,在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室门口,一对夫妻正在陪患儿输液。高瑞瑞摄

重症发生比例较往年上升,如何预防?

当大小仅有人类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的支原体,潜入孩子们的呼吸免疫系统后,大多数患儿首先会出现发热、咳嗽、头痛、咽痛等症状,经抗肺炎支原体药物治疗,病程多在7~10天即可痊愈,但就是这一个“世界上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也可能会进一步导致气管炎或肺炎,甚至出现重症或危重症。

在这一波流行中,根据多位临床医生观察,随着感染绝对数量的增加,重症的病例比例也较往年有所增加。

10月20日下午,健康时报记者在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住院部看到,这里的27张儿童病床已经全都住满。“孩子从学校回来后,就开始发烧,自行吃了几次退热药后,体温退下去然后又上来了,症状反复,到医院才确诊了肺炎支原体感染,医生说可能有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所以建议住院,现在是住院第5天,情况已经基本稳定。”张女士告诉记者,十分钟后,孩子将再次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

“这波支原体感染来势汹汹。”惠秦向记者介绍,从月初开始,病房收治的基本上全是支原体肺炎感染的儿童,年纪大部分在5岁以上,其中60%-70%符合重症定义,不同重症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住院治疗时长在一至三周不等。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鉴别标准为“持续高热(39℃以上)≥5天或发热≥7天”“单个肺叶≥2/3受累,存在均匀一致高密度实变,或2个及以上肺叶出现高密度实变”“出现肺外并发症”“CRP、LDH、D-二聚体之一明显升高”等。

“现在病房里90%的孩子都是支原体肺炎住院,从7月下旬就开始了,尤其是5岁以上的孩子居多,高峰期至少提前了2个月。”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张学红观察到,无论是从临床表现还是影像学表现上,孩子的病情普遍都比往年严重些,体现在更长的持续高热时间,以及肺部影像学会表现出大叶性肺炎和多肺叶病变等情况。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中西医协同门诊副主任医师杨雅阁也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入院患儿逐渐增多,10月20日儿科病房住院患儿多达157例,其中90%以上为大叶性肺炎,考虑支原体感染。”

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中,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等在内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被列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无效的情况下,可选用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8岁以下为超说明书用药)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18岁以下为超说明书用药)。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无反应或大环内酯类耐药,合并其他类型感染且基础健康状况较差等都是导致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 惠秦告诉记者,因此,对大环内酯类无反应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入院之后,可能就要在征得家长同意的前提下,换用一些喹诺酮类或者四环素类药物,甚至加入一些激素治疗,有些孩子还要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来加快病灶的清除;少数的孩子需要使用无创呼吸机等,进行呼吸支持。

“重症风险值得警惕,但从目前的治疗后评价来看,只要在早期及时发现,给予综合治疗,绝大部分的患儿预后都很好,无论是从临床表现还是后期影像学的评估,孩子基本都能达到完全恢复的状态。”多位受访医生强调,目前阶段最重要的是早筛查、早治疗,加强对患儿的病情监测,用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后,如持续三天高烧不退,精神状态较差时,要及早通过胸片检查孩子是否有转重症的可能,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0月20日,北京儿童医院候诊区域,不少患儿及家属在等待就诊。高瑞瑞摄

阿奇霉素被“抢”上热搜,药品储备充足吗?

真正让临床医生们忧虑的,是正在家长群体中蔓延的焦虑情绪。

健康时报记者也在采访中发现,多位患儿家长在带生病的孩子就医前,不少都选用过头孢一类的抗菌药物让孩子服用,眼看着现有药物效果不明显,而身边的支原体感染病例越来越多,有些家长在焦虑之际自行给孩子换药,用家里的阿奇霉素代替头孢。

10月19日,当“阿奇霉素”被抢上了热搜,多位家长向健康时报记者重复提及的一个问题是:家里需不需要先备多一点?会不会到时买不到?

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目前有600余条阿奇霉素生产批文,涉及干混悬剂、片剂、注射液等,生产企业涉及国邦医药、华北制药、特一药业、罗欣药业等。

10月20日,健康时报记者摸排发现,目前北京、上海、河南、浙江、广东、福建等多地三甲医院、社区医院药物储备均充足。线下药店中,有部分线下药店儿童用药(干混悬剂)暂时缺货,但片剂可以供应。以北京为例,记者走访北京多家线下药房咨询阿奇霉素备货情况,有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店内阿奇霉素多种剂型均有货,也有部分药店称,目前店内的成人用阿奇霉素类药品有货,但儿童用阿奇霉素暂时无货。

线上方面,近日,记者切换不同城市定位,在多家电商平台查询发现,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药品仍有货可以购买。

在生产端,10月21日,阿奇霉素生产企业之一——罗欣药业相关生产负责人回应健康时报记者称,目前,公司阿奇霉素均在正常生产、供应,以满足市场用药需求。注射用阿奇霉素(0.25g;0.5g)、阿奇霉素颗粒(0.1g),药品已悉数发往市场。“我们高度重视该产品的生产供应情况,及时进行了会议调度,生产供应部门及时排查了该产品生产物料准备情况,同时启动排产、库存、配送等多级响应机制,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满负荷生产,确保供应及时,满足市场用药需求。”

除罗欣药业以外,截至目前,国邦医药、特一药业等多家上市药企也已陆续在投资者平台上回应,表示阿奇霉素目前生产、供应正常。

在供应可保障的情况下,受访医生均不建议家长囤药,理由是“无论是擅自让孩子服用头孢,还是阿奇霉素或其他处方药物,均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张学红进一步解释,首先,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无效;其次,肺炎支原体肺炎最佳治疗窗口期为发热后5-10天以内,且治疗药物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年龄和基础疾病等因素谨慎选择。为避免错过药物调整的最佳时期,在肺炎支原体流行期,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咳嗽,建议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接受规范的用药指导和治疗。

北方地区感染高峰仍将持续,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全年发生,北京地区每年8月到12月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期,一般在每年11月左右达到高峰。”10月12日,北京疾控中心在其官方微信号发文称。

根据医生们往年的观察,我国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季节南方以夏秋季为主,10月份过后会逐渐走低,而北方地区的感染高峰可能会持续到11-12月。

在感染高峰阶段,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支原体肺炎不属于传染病,大家不要过度恐慌,但当处于拥挤、封闭、通风不良的环境时,或人口密度增加、空气质量下降时,肺炎支原体可通过空气传播。”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卢洪洲在采访中反复提醒,目前,肺炎支原体肺炎没有针对性的疫苗来预防,所以加强日常防护是重中之重,做到多通风、勤洗手、少聚集,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须去时要戴好口罩。

“无论如何,现阶段大家的防护还不能放松。”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东坝院区儿科主任医师郝秀丽指出,今年的感染高峰中,除了支原体感染,还合并有细菌感染、流感等等,因此感染了的孩子难免可能会出现一些病情的反复,需要医护人员以及家长们多点耐心。

在儿科长长的候诊队伍中,张皓见过太多焦虑的家长,她不止一次在门诊中劝说,希望家长们也能守护好自己的情绪。“孩子们是很聪明也很敏感的,如果父母无意识地把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也会给免疫恢复造成影响,不利于孩子康复。”

看到孩子反复咳嗽,家长们通常会忍不住“制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福建医院(福建省儿童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唐秋雨指出,这样对孩子的病情恢复并无太大帮助。“孩子得了肺炎后反复咳嗽是正常现象,感染中所产生的分泌物也会伴随痰液一起排出体外,因此,建议家长们不要过度对孩子们进行‘镇咳’,除非影响到睡眠和进食。”

好在,经历了来回的奔波之后,疾病终有治愈的时刻。10月20日,在北京儿童医院输液室紧张、焦灼的气氛中,健康时报记者看到,还在输液的元宝(化名)已经安静地睡着了。元宝的妈妈刘丽(化名)告诉记者,这是儿子确诊支原体肺炎的第六天,也是按照医嘱来输液的最后一天,阿奇霉素注射液的效果在渐渐发挥,元宝的体温已恢复正常。

“挂水三个小时了,马上见底了。” 经过元宝这一次长久的生病,刘丽正在下定决心——“以后要带他多出去走走”,多运动,免疫力才会提高。

网友看法

1、网友八百里伏牛我的家:市面疯抢阿奇霉素

2、网友进步的琴伦:转发了

3、网友58379909:转发了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滴大大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